水泥混凝土電桿質量和技術問題淺析 之 電桿水紋
水泥混凝土電桿質量和技術問題淺析 之
電桿水紋
電桿水紋是表面有較深暗顏色無裂口的紋路,寬度一般在0.15MM~0.25MM隨表面水分的蒸發而消失。產生水紋的因素也較多,主要可歸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1、鋼模跳動,它是產生環向水紋的主要因素。
2、鋼模彎曲、跑輪同心度或橢圓度不符合要求。
3、離心機同軸度不符合要求,基礎松動或跑輪外圓尺寸不一等。
以上幾個方面都會造成模具的不穩定,使電桿成型過程中,電桿的混凝土會震裂出許多微細裂縫,同時裂紋中又擠充填水泥漿,由于集料的清潔等問題,這些水泥漿中軟質顆粒較多,水灰比又大,使該部分的強度降低,形成水紋。
電桿離心工藝不合適,時間及高速不當。離心時,時間和速度應按規定要求,根據不同桿型及混凝土拌合料的塌落度大小和模具能夠達到的最高速度來確定。
其它
灌混凝土時,鋼模內壁溫度較高。特別強調在夏季,模溫較高,易使靠近鋼模內壁的混凝土因失水而干裂。澆灌混凝土時,模具內壁溫度不宜超過45℃。
離心成型后,起吊不當,振動或碰撞等。
養護時支點位置不當,引起鋼模變形。
養護溫度控制不當,升溫過快。若蒸養升溫過快,靠近鋼模內壁的混凝土因失水而干裂。隨著升溫時間的延長,游離水分逐漸由桿內壁向鋼模內壁移動,填充紋口,紋口中水泥的水化產物硬化,既成水灰比大的水泥石,形成網狀水紋。
雖然國家標準未把水紋列入外觀質量要求,但該缺陷影響電桿的耐久性。為此必須加強對離心機和模具的維修與更新,加強對工序操作規程的管理,盡可能地避免水紋產生。
上一篇
下一篇